学术活动

【讨论交流】《人性的失落与归复》、《古典主义大师及其绘画故事》——英国beat365官方网站入口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双周讨论会精彩回顾

来源:文瑶 作者:油画一工 广艺油画社团 时间:2018-09-25 18:14 点击: 字号:【

2018年7月6号晚上,英国beat365官方网站入口16级油画第一工作室举办了本学期第四次双周讨论会,这次讨论会的题目分别是《人性的失落与归复——表现主义》与《古典主义大师及其绘画故事》,由叶见鹏、欧阳晓雪两位同学主讲表现主义,李中淳同学主讲古典主义。黄少鹏老师、汪鹏飞老师、廖有才老师及刘序之老师参加了本次讨论会。

讨论会一开始,欧阳晓雪同学首先介绍了七位表现主义先驱。分别是埃尔·格列柯(历史上最早带有表现性倾向的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表现主义之父)、保拉·莫德索恩·贝克尔(悲情表现主义之花)、爱德华·蒙克(表现主义绘画先驱)、恩索尔(在表现主义运动中起重要作用)、乔治·鲁奥(表现主义和野兽派主要代表画家)、诺尔德(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她根据每个画家的家庭背景和代表作品进行详细地分析画面及其画家所表达的情感。

其后叶见鹏同学介绍了表现主义社团,分别是桥社和青骑士(蓝骑士),其中桥社的成立标志着德国表现主义的正式诞生。这两个社团都对现代艺术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青骑士的影响比桥社还要深远。还介绍了德国表现主义新客观派的贝克曼。并仔细地对画家们的作品进行画面分析,解读画家画面语言的运用以及画家在画面上表达的情感。

此次讨论会的后半段是李中淳同学为大家讲解的古典油画及其大师们的绘画故事。在讲座的开头,李中淳同学以一种相对诙谐幽默的讲故事方式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圣母作品以及蚀壁画作品,同时他也分享了自己对于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题材衣着的理解和圣战绘画中的故事情节。接下来,李中淳同学又给大家介绍了人生如戏,戏如绘画的艺术大师卡拉瓦乔,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生动的介绍了卡拉瓦乔放浪不羁的赌徒、酒徒、罪犯等形象,并且讲述了卡拉瓦乔以画换命,最后陨落在回乡路上的凄惨结局。

最后,李中淳同学还介绍了卡拉瓦乔的忠实粉丝——伦勃朗,详细的介绍了伦勃朗的出生到事业巅峰再到《夜巡》后倾家荡产,母子双亡,寥寥而终像过山车一般的一生,以及荷尔拜因、委拉斯贵兹等大师的生平以及绘画技法。李中淳同学带着我们大家了解了古典油画中少为人知的绘画故事以及大师们的传奇人生,引发了同学们对于绘画更深层次的兴趣与思考。

讲解结束后,黄少鹏老师和汪鹏飞老师对两位主讲同学的课题研究内容进行了的补充,同学们也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为以后进行讨论会的同学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让之后的讲座更加趋于成熟更加精彩。期待下一次同学们的双周讲座,你们会做得更好,本次讨论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

讲座内容摘要

格列柯,在古典主义的背景下带有表现主义的倾向,历史上最早带有表现性倾向的画家。

《揭示第五印》1908年前,原名为《世俗的爱》。现藏于美国纽约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是一幅带有狂暴激情的绘画作品,画面上的人体如燃烧着的火焰,天地人浑然一体。属于埃尔·格列柯的后期创作,他的激动不安的心情反映到他的作品上,画面上的人物,常常处于扭曲状态之中,充满了不可遏制的激情,作品有时还带有一定的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

右边这幅《亚维农少女》亦从《揭示第五印》画图式中变化而出,左边三个裸女的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右边两个裸女形象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是野兽派画家发现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介绍给毕加索。

毕加索用立体主义方式临摹了格列柯的《儿子乔尔吉·曼纽尔的画像》

《拉奥孔》表现手法奇特,折射出文艺复兴的完美艺术巅峰过后,艺术家们对新的艺术表现手法的探索和尝试。内容取材于希腊神话拉奥孔。画面的悲剧气氛相当地浓烈,给人一种直观的恐怖感、震撼人心的冲击力。扭曲、变形、富有表现力的色彩。笔下病态扭曲的人体,阴森的冷色调仿佛述说着自己晚年的不幸。毕加索描述他:“在他眼里,这个世界正在崩溃,而他也在描绘这种崩溃。”

这些画不再是宁静的思考,而是充满了忧郁与悲怆的气息,人物形象被任意扭曲、拉长或变形。

《食土豆的人》是梵高第一幅尝试用表现主义风格创作的画,笨拙、厚重、阴沉,和梵高的典型风格不一样。表现出梵高深爱朴拙的农人在大地上奋斗的情景,梵高认为这些与文明化、都市化相比较下,充分显出光与力,他明白这幅油画或许不合现代趣味,但却都是人类自强自重的一种表现,他渴望着把这些示诸众人,唤起人们的责任感和优越感。他的目的在于用绘画传达其内在感受。

塞尚手拿调色板,冷漠的站在那里。梵高很有可能在唐居伊老爹的美术用品商店里见过塞尚的自画像。

梵高参考日本浮世绘《富岳三十六景》中的《神奈川冲浪里》在《星夜》里融入波浪的元素。

《麦田群鸦》运用了大量的短线条,并主要用蓝黄红绿来描绘景物深蓝色和黑色来表现天空,与一群从远处飞来的乌鸦相衬,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带有不祥之兆。天空下的麦田,蓝色和黄色形成对比,田园小路以红绿形成对比,有强烈的矛盾冲击感,大量的短线条表现出了躁乱激烈的内心世界。在相当程度上表现自己挣扎的内心世界。

悲情表现主义之花——保拉·莫德索恩·贝克尔

贝克尔的一些女性形象。包括她的自画像,呈现出一种厚实风格的雕塑感觉。立体化的肢体造型,像一种木偶的样式。稚拙而天真的风味浓郁,乡村的风情成为人物的背景,运用的奇妙。而且会有规范排列的植物作为背景与道具。

贝克尔她作为一个女性,她的画不是软弱,而是厚实的风格。笔触的沉着贴近布面与其他材质很沉入,用中国话说就是入木三分。

这仅是所谓“丑”的艺术样式带来的震撼心理,摄取观者心灵的一种难言的艺术感染力和效果。

爱德华·蒙克是真正意义上最早的表现主义先驱。

《病孩》是蒙克对他姐姐索菲亚重病垂危的记忆。母亲在为孩子的不幸而内心绝望和悲哀,空荡荡的室内,别无他物更增加了死亡迫近的气氛。这幅作品使他告别了印象主义,因为他找到了一种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的方式。

《呐喊》,波浪状血红色的云,与梵高的《星夜》图像式表现相联系。回旋的海湾,挤压变形的脑袋,将人们推入恐惧的深渊,发出震撼宇宙的尖叫和呐喊。令人感到震颤和恐怖,仿佛整个自然在流血。夸张扭曲的变形,强烈的色彩对比。唤醒了人们对自身命运的意识,表现了当代社会中人的一种极端孤独和痛苦。

《绝望》和《忧虑》同样以血红色天空和峡湾的曲线来表现难于言喻的不安。

鲜血溅得到处都是,一个裸女(凶手)站在床头,一个裸男(马拉)在床上躺着。蒙克想表达凶手用性引诱的方式杀死马拉。性、暴力、凶杀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对视觉的冲击力显得强烈一些。

恩索尔的母亲和亲戚经营玩具店,除了出售玩具还出售面具(狂欢节)。他没有像蒙克那样的早期创伤,影响他的是尼德兰绘画传统中特有的怪诞和幻想。他的作品以骷髅、幽灵以及假面具为主,其中假面具是最有代表性的主题。

恩索尔把自己画的温文尔雅,但目光充满嘲讽,在他周围都是戴着各种面具的人。他们本来面目狰狞,真实的一面都给遮掩起来,从而变得伪善。

骑着驴子的耶稣被成群结队戴着假面具的人簇拥着走在大街上,欢庆的场面由于拥塞了众多的假面具而显得充满荒诞与嘲讽。当时欢迎马奈、修拉、劳特雷克以及梵高的比利时进步社团“二十人社”都不能接受。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冷漠、迟钝和唯利是图的征兆。

鲁奥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人文色彩和基督教精神。他受文艺复兴后尼德兰绘画传统的荒诞影响。他通过笔下的小丑及舞台上的演员、妓女、流浪汉和基督的形象来揭示人世的苦难与罪恶。以灰暗的色调描绘唱妇、滑稽演员等来表现堕落者的惶恐和社会的不公平。这已经超越了所谓色彩解放的野兽派,以强有力的表现力揭示了肉体和灵魂的戏剧性问题。

鲁奥画风接近表现主义,所关心得并不是画面的处理,而是心灵寄托,宗教气氛浓烈。先是用黑线勾出轮廓,再用颜色涂抹,形体被大大减化,显得简洁、粗率而有力度。他把裸妇置于很窄的空间里,以暗蓝色为主,以黄白色画肉体,用淡蓝色画阴影,勾出浓重的轮廓,呈雕塑性的造型。使裸妇被表现的神韵十足。并具有野兽派与表现派的艺术特点。

一位街头流浪的表演小丑,在这里鲁奥运用破碎的笔触横竖涂抹在丑角的面孔,在杂乱黑暗的背景中显得鲜明突出。画面呈现出血色的恐怖和不安。

《老国王》是鲁奥45岁时的作品,画风比早期有了变化,画面的表现已有几何抽象的感觉,画中色彩很强烈,有彩色玻璃闪光的效果。人物轮廓的外轮廓以非常重的粗黑线勾画,用来限定形式和控制结构。色彩很厚重,用伦勃朗的厚涂笔触,以底色来衬托画面闪闪的光彩,悲剧和忧伤是基调,也有欢乐和乐观的时刻,作品里隐含着宁静和虔诚的基督教精神,一种救世的愿望浮现在画中。

诺尔德是一个个性孤僻并且有着强烈宗教情绪的画家,他于1906年加入桥社,一年之后就退出了。

诺尔德以神秘的及象征的表现手法将《最后的晚餐》表现得富于精神性,使早期基督教的心醉神迷在这里得以复活。他使色彩的情绪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原始意味:比利时画家恩索尔的某种影响,使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恩索尔画上的感恩节行列的人物形象。

《围着金牛犊的舞蹈》是一幅宗教绘画,情绪异常激动。人们不敢相信这种舞蹈不与某种信仰相联系。强烈的黄色与紫色的舞蹈者在疯狂的跳跃、旋转,好像画上的黄蓝白等背景色彩不是风景本身的色彩,而是这些舞蹈者疯狂地挥洒出来的。充满色情的癫狂,那几个裸体和半裸体的女人,是表露了他对颓废情绪的发泄,也弄不清这种舞蹈的目的是奉献了什么神。他变换着形式去描绘舞蹈者的形象。

在后来的表现主义画家中,没有任何人像诺尔德这样通过色彩和造型的激烈运动感来表现精神危机。

表现主义社团—桥社1950年成立于德累斯顿,由德累斯顿理工学院建筑专业的学生恩斯特.路德维格.基尔希纳、埃里希·黑克尔、布莱尔、卡尔·施米特-鲁特勒夫发起。

基希纳,早期木刻对他的影响非常大,然后就是他本身学习的建筑哥特式的建筑对其的深刻影响,对直线的,特别是直线所交叉形成的三角形,强烈并赋予情绪感,但又不刻意追求立体派的空间感,精神性是主要的追求。

1915年应征入伍,后因精神失常退役,此后,画作慢慢展现出对生命的重新认识,《死亡之舞》就表现的很明确,几个面带诡异的像是幽灵的物体,似乎在举行某场仪式一样,不难看出这个时候他对生命的认识,死亡之后灵魂的救赎。

简单的几个色块,冲激力强,憔悴、心事重重。

非洲木雕对其影响很大,跟上面的《姐弟俩》有特别相似之处。

马克斯·贝克曼,一位极具艺术天分的艺术家,早期接受过学院派的学习,随着一战的爆发,他应征入伍服役,从事军医工作,后面继续创作。

《夜》画面一片凌乱,似乎一个经受一战的社会缩影,资产阶级在残酷地迫害工人,而工人做出激烈的反抗,画家认为这种不宜用学院派的富于美感的绘画技巧来表现。

表现主义的另一个社团——青骑士。

康定斯基,俄罗斯画家及美术理论家。

康定斯基这副《山》是画家的一个转折,在一个黄昏,外出回来的康定斯基,轻轻推开门,微弱的光线照进去,看见一块五彩斑斓的颜色,不具任何形状,似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

然后又因为看了印象派莫奈的干草堆,然后他就认为画中似乎无法把他从自己的视线中分辨出那是什么,但我觉得这是我俄罗斯童话故事极小的一部分。

后面在康定斯基的画中“他不需要什么客观的东西和客观物体的描绘,而且这些东西是对我的绘画是有害的”慢慢的他舍弃很多,就是一些点、线、面组合自己的感情。影响着后面抽象主义的发展。

“一个神灵让我窥见世界,在梦中它引导我们走向这纷乱世界的背后”,马尔克是一位天才的思想家然后才是一位画家。

动物是马尔克最喜欢的题材之一,画中画家是如何用自己的色彩理论来构建自己的情感表现“蓝色具有男性特征,严肃而又神圣;黄色具有女性特征,善良快乐而又感性;红色是物质,野蛮沉重并且它会被其他色彩所攻击所征服。

保罗·克利孩童般的天真,战争的残酷摧残不了画家的幻想世界。

图案排列似的构图始终是保罗·克利关注的焦点。

分享到:
[打印正文] 返回顶部]
Baidu
sogou